身为女性,为什么还会重男轻女?
在电视剧《亲爱的自己》中,婆婆逼着儿媳张芝芝喝药,因为一心想她二胎生儿子;还“教育”张芝芝:“女人能干是假能干,男人能干才是真能干”,观念狭隘得令观众窒息。
扮演者阚清子结合了自身经历,呼吁“每个女孩的出生都应该被期待”。
引起无数女性共鸣的《82年的金智英》里也有同款婆婆:
因为儿子洗了一次碗,婆婆就开始对对智英阴阳怪气,认为女性就应该承担家务活,在生活中也总贬低智英,成为智英精神失常路上的帮凶。
尽管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但婆婆的重男轻女却如出一辙。女人何苦为难女人?明明同为女性,为何有些女性也会重男轻女呢?
我吃过的苦,
也是你要走的路
在婆婆们的成长环境里,她们很可能经历过从女婴到女人的不公正对待,婚后也承担了大量照顾家庭的责任。
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,她们需要合理化自己曾经受到过的不公平待遇,以保证自己心理认知的平衡,因此也会给媳妇施压,顺理成章认为她们必须操持一切家务琐事。
心理学家荣格说:“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,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,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。”
当人因为外界变化重新获得权力时,需要更多方式彰显自己的权力,以确保权威地位不被动摇。
就像《被解放的姜戈》的管家,虽身为黑人,却认为奴隶制天经地义,高度认可白人对黑人的统治,对黑人的仇恨程度更甚于白人。
而女性长辈不认同女性身份和价值的思维,一代代传递着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,这才是更可怕的。
抖音网红王慧玲曾讲述自己的故事,当初她想要从家里的小山村里外出打工时,被母亲在河边“用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下流话咒骂”,让她继续留在山村里。
而对于两个弟弟的外出打工选择,母亲却非常支持。
很多教育程度低的母亲,会尽可能把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到儿子,部分牺牲掉女儿的利益。
这让女性离受教育并改变命运,又远了一步。
正如联合国妇女署近期报告所言:“由于家庭中无偿照料工作的增加,女性往往会错过许多接受教育的机会”。
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会对女性影响深远。
许多女生上学时,也许都曾听过来自女老师的类似评价:“女孩子只是一开始成绩好,后劲还是男生足”、“数理化成绩这么好,真不像女生”,多少姑娘会就此被打击得失去学习信心?
这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“文化再生产”理论不谋而合。布迪厄认为,教育不仅不能消除阶级的不平等,反而能通过文化再生产,让下层阶级认可自己的低身份,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等。
性别不平等同理。
美国女大法官金斯伯格50年代分别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就读,那时的男教授们在课堂上甚至不会点名女生来回答问题,因为他们觉得女生答不出来会哭。
而金斯伯格的女同学们尽管聪明,却还是会装得比男生更愚钝,因为她们的主要目的是嫁个好人家。
在家庭和学校双重潜移默化影响下,许多女性难免有自我贬低的倾向,天然地认为女性天赋不足,不如男生聪明——这种心态的产生,也就十分可以理解了。
对抱孙子有执念也是类似原因。婆婆因为生了儿子享受过“母凭子贵”的性别红利,也亲眼见证了男性在家族中获得更多的财权、事权、话语权。
毫无疑问,在这种影响下,不少女性会觉得养育儿子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,而女儿一旦嫁出去就像“泼出去的水”,不被视为家庭的一份子。
虽然,随着社会发展,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更多的收入,家庭地位有所提高,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。
但依然有不少人深深认可重男轻女,而其这种想法往往难以改变。
哪怕是上文提到的王慧玲,在她成为了百万粉丝的大V,赚的钱也远比弟弟更多时,她在母亲心里依然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同。
厌女作为一种社会情绪,
影响范围不分男女
与传统的传宗接代理念不同,有些年轻的怀孕妈妈也想生个儿子,则是因为“希望孩子不要受我经历过的苦。”
更多时候,这种对女性的轻视隐秘地存在于每个社会规范里,存在于每次话语表达中。
网友小C分享过她的经历:
找工作时,很多单位招聘对“男生优先”心照不宣;熬夜赶项目方案时,被领导说“这么能吃苦,真是个女汉子”,领了年终奖给家人报喜时,家人忧心忡忡:“女孩子这么强,以后找对象就难了……”
听到这些话,小C常忍不住想:“如果自己是个男孩子就好了”。
相比之下,男性可能很少会想“自己如果是个女孩子就好了”。
与此大部分男性的自信不同,很多在外人看来还不错的女性,却总在谦虚,觉得自己还不够好。这也许就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提到的“女性自我怀疑”。
“各项研究表明,女性对自身表现的评价普遍低于实际情况,而男性则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表现。”
一个女生约会时被男友放鸽子,会先怀疑是自己哪里不够好,但一个男生被女友拒绝邀约后,却会认为是女方错失了良机。
这样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而是女孩们在一次次与世界交手、与社会现实碰撞后,被不断投射了负向反馈。
工作时亲戚说“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”、催婚时父母旁敲侧击说“男生不着急,女生过了三十就没人要了”……
凡此种种言论,让女性自身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,认为性别在某种程度上是原罪。这种女性对自我的厌恶,便是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说的“厌女症”。
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里,伊能静有次自我反思:“我觉得(自己)还是太女孩子气了,有些话就是太意气用事。”
而黄晓明赞美姐姐们的发言则是:“我觉得你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爷们儿。”
这类发言一定程度上令人迷惑,究竟为什么“女孩子气”会等同于自我贬抑,而“爷们儿”则是一种褒奖?
这是因为女性在自我厌恶的同时,还有对男性的向往。
对性别的看重,本质上是重视性别背后的社会资源。很多女性甚至都没有意识到,她们倾慕的并非是男性的能力,而是他们有时不需要付出与女性同等的努力,就可以轻松获取的资源与优先权。
尊重女性,
所有人一起向前一步
女性自身也会重男轻女是非常微妙的心理。意识到这种想法的存在,是女孩子们克服其负面影响的第一步。
更重要的是,它只是出于长久以来的习惯,而不是所谓的“宿命”——一旦认识到这点后,我们就不会再说“如果我是男人就好了”,而改为说“我一直在努力与重男轻女的想法做斗争”。
对广大女性来说,继续加深团结,构筑想象的共同体也很重要。
认可各自的能力,放下刻板成见,守望相助,会非常动人。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,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,批评各类不尊重女性的现象,为姐妹们发声。
从前几年的“Me too”行动,到今年疫情期间,微博大V@梁钰stacey倡导的“姐妹战疫安心行动”公益项目,给一线女医护人员捐助必要的卫生用品,再到“月经安心行动”,辐射到的女性队伍日益壮大。
“姐姐来了”不止是一句口号,更是每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,这个共同体内部一直在尝试温暖地互相扶持,为彼此争取更多空间。
作者:鼠桃桃
编辑:林野
你可能还喜欢: